子簡體字、子簡體字寫法、造詞有哪些?
「子」簡體字是什麼?子的簡體字是:子。
想知道子簡體字寫法怎麼寫?子簡體造詞有哪些?或是想知道子的注音、漢語拼音以及子的筆畫嗎?在繁簡轉換辭典通通找得到。
子 簡體繁體對照
子 | 子繁體字 | 子簡體字 |
---|---|---|
字形 | 子 | 子 |
筆畫 | 3 | 3 |
發音/拼音 | ㄗˇ | zǐ |
子簡體字造詞
子繁體字造詞 | 子簡體字造詞 |
---|---|
子午線 | 子午线 |
子彈 | 子弹 |
子宮 | 子宫 |
子粒 | 子粒 |
子弟 | 子弟 |
子魚 | 子鱼 |
子網 | 子网 |
子彥 | 子彦 |
子曰 | 子曰 |
子孫 | 子孙 |
子鳥 | 子鸟 |
子嗣 | 子嗣 |
子青 | 子青 |
子陽 | 子阳 |
子母 | 子母 |
子龍 | 子龙 |
子車 | 子车 |
子欽 | 子钦 |
子柔 | 子柔 |
子囊 | 子囊 |
「子」的維基百科解釋
漢語
簡體與正體/繁體 |
子 | |
---|---|---|
異體 |
㜽
𡿹 𡐫 𣕓 𰱤
㜽
𡿹 𡐫 𣕓 𰱤 𢀇 𢀈 𠙭 𢀉 |
字源
古代字體(子) | ||||
---|---|---|---|---|
商 | 西周 | 戰國時期 | 《說文解字》 (於漢朝編纂) |
《六書通》 (於明朝編纂) |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文字 | 小篆 | 傳抄古文字 |
同聲符字(子 )
上古漢語 | |
---|---|
孜 | |
仔 | |
孖 | |
子 | |
虸 | |
耔 | |
秄 | |
杍 | |
籽 | |
字 | |
茡 | |
芓 | |
牸 | |
李 |
象形漢字 – 一個嬰兒的形象,有一個大頭和張開的手臂。腿被包在毯子裡。與了對照,胳膊被包裹著。
發音1
釋義
子
同義詞
方言用詞 — 兒子 | ||
---|---|---|
語言 | 地區 | 詞 編輯
|
文言文 | 子 | |
書面語 | 兒子 | |
官話 | 北京 | 兒子、小子 |
臺灣 | 兒子 | |
天津 | 兒子、小子 | |
哈爾濱 | 兒子 | |
瀋陽 | 兒子 | |
煙台 | 兒郎、兒 | |
濟南 | 兒、兒子、小子 | |
洛陽 | 兒子 | |
萬榮 | 娃、兒 | |
西安 | 兒、兒子 | |
銀川 | 兒子 | |
蘭州 | 兒子 | |
西寧 | 兒子 | |
烏魯木齊 | 兒子 | |
武漢 | 兒子、兒 | |
成都 | 兒子、兒 | |
貴陽 | 兒子、男娃娃、男娃兒 | |
昆明 | 兒子 | |
柳州 | 崽 | |
徐州 | 兒、兒子 | |
揚州 | 兒子 | |
南京 | 兒子 | |
合肥 | 兒子 | |
南通 | 侯 | |
馬來西亞 | 兒子 | |
新加坡 | 兒子 | |
粵語 | 廣州 | 仔 |
香港 | 仔 | |
香港 | 仔 | |
澳門 | 仔 | |
廣州 | 仔 | |
廣州 | 仔 | |
廣州 | 仔 | |
廣州 | 仔 | |
佛山 | 仔 | |
佛山 | 仔 | |
佛山 | 仔 | |
佛山 | 仔 | |
佛山 | 仔 | |
中山 | 仔 | |
珠海 | 仔 | |
斗門 | 仔 | |
珠海 | 仔 | |
江門 | 仔 | |
江門 | 仔 | |
台山 | 仔 | |
開平 | 仔 | |
恩平 | 仔 | |
鶴山 | 仔 | |
東莞 | 仔 | |
深圳 | 仔 | |
陽江 | 仔 | |
儋州 | 兒 | |
贛語 | 南昌 | 崽 |
黎川 | 崽、子 | |
萍鄉 | 崽、倈牯、倈 | |
客家語 | 梅縣 | 倈仔 |
興寧 | 倈哩 | |
惠東 | 阿仔 | |
惠東 | 倈伊 | |
韶關 | 倈子 | |
連山 | 阿弟 | |
長汀 | 倈子 | |
武平 | 子哩 | |
武平 | 倈子 | |
寧化 | 子 | |
於都 | 子 | |
瑞金 | 倈子 | |
上猶 | 崽 | |
苗栗 | 倈仔 | |
屏東 | 倈仔 | |
新竹縣 | 倈仔 | |
臺中 | 倈 | |
新竹縣 | 倈仔 | |
雲林 | 後生 | |
沙巴 | 倈子 | |
沙巴 | 倈哩 | |
徽語 | 績溪 | 兒子 |
晉語 | 太原 | 兒子、小子 |
忻州 | 兒、小子 | |
閩北語 | 建甌 | 囝 |
閩東語 | 福州 | 囝、丈夫囝 |
閩南語 | 廈門 | 囝、後生、後的 |
泉州 | 囝、後生 | |
漳州 | 囝、後生 | |
臺北 | 囝、後生 | |
新北 | 囝、後生 | |
高雄 | 囝、後生 | |
宜蘭 | 囝、後生 | |
彰化 | 囝、後生 | |
臺中 | 囝、後生、後的 | |
臺南 | 囝、後生 | |
新竹 | 囝、後生 | |
金門 | 囝、後生 | |
澎湖 | 囝、後生 | |
檳城 | 囝、後生 | |
馬尼拉 | 囝 | |
潮州 | 囝、逗囝 | |
汕頭 | 囝、逗囝 | |
海豐 | 丈夫囝 | |
海口 | 囝 | |
南部平話 | 南寧 | 崽 |
吳語 | 上海 | 兒子 |
上海 | 兒子 | |
蘇州 | 兒子 | |
丹陽 | 兒子 | |
杭州 | 兒子 | |
寧波 | 兒子 | |
溫州 | 兒 | |
金華 | 兒 | |
湘語 | 長沙 | 崽伢子、崽、伢子 |
婁底 | 崽 | |
雙峰 | 崽、伢基 |
同類別詞彙
- (地支)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組詞
- 參見子/衍生詞 § 孩子 (漢語)。
發音2
釋義
子
-
後綴:
-
使名詞化
- 瓶子 ― píngzi ―
- 刷子 ― shuāzi ―
- 胖子 ― pàngzi ―
- 用於一些的量詞
- 一下子 ― yīxiàzi ―
-
使名詞化
同義詞
方言用詞 — 子 | ||
---|---|---|
語言 | 地區 | 詞 編輯
|
書面語 | 子 | |
官話 | 北京 | 子 |
臺灣 | 子 | |
粵語 | 廣州 | 仔1 |
香港 | 仔1 | |
吉隆坡 | 仔1 | |
新加坡 | 仔1 | |
客家語 | 梅縣 | 仔6 |
苗栗 | 仔6 | |
屏東 | 仔6 | |
新竹縣 | 仔6 | |
士乃 | 仔1 | |
閩東語 | 福州 | 囝 |
閩南語 | 廈門 | 仔2 |
泉州 | 仔2 | |
晉江 | 仔2 | |
漳州 | 仔2 | |
漳浦 | 仔2 | |
臺南 | 仔2 | |
檳城 | 囝 | |
新加坡 | 囝 | |
馬尼拉 | 仔2 | |
汕頭 | 囝 | |
汕頭 | 囝 | |
揭陽 | 囝 | |
海豐 | 仔2 | |
曼谷 | 囝 | |
新山 | 囝 | |
新加坡 | 囝 | |
文昌 | 囝 |
組詞
- 參見子/衍生詞 § 指小後綴。
發音3
釋義
子 (泉漳話)
派生詞
漢字詞(子):
- → 日語: 子(し) (shi); 子(す) (su)
- → 朝鮮語: 자 (子, ja)
- → 越南語: tử (子)
其他:
- → 越南語: tí (「一點,少許」)
日語
漢字
子
(1年級漢字)
讀法
- 吳音:し (shi, 常用)
- 漢音:し (shi, 常用)
- 唐音:す (su, 常用)
- 宋音:つ (tsu)
- 慣用音:ず (zu)
- 訓讀:こ (ko, 子, 常用);ね (ne, 子);み (mi, 子)
- 名乘:このえ (konoe);さね (sane);しげ (shige);しげる (shigeru);たか (taka);ただ (tada);たね (tane);ちか (chika);つぐ (tsugu);とし (toshi);みる (miru);やす (yasu)
組詞
- 參見子/衍生詞 § 孩子 (日語)。
朝鮮語
詞源
來自中古漢語 子 (中古 t͡sɨX)。《訓蒙字會 / 훈몽자회》(1527) 中記載的中古朝鮮語讀音作ᄌᆞ〮 (耶魯拼音:có)。
發音
- (韓國標準語/首爾) IPA(?): [t͡ɕa̠]
- 諺文(按發音拼寫):[자]
漢字
子(音訓 아들 자 (adeul ja))
- 자 (ja)的漢字?:兒子;男人。
- 자 (ja)的漢字?:後代。
組詞
組詞
- 자녀 (子女, janyeo, 「孩子」)
- 여자 (女子, yeoja)
- 남자 (男子, namja)
- 자손 (子孫, jason)
- 손자 (孫子, sonja)
- 자정 (子正, jajeong, 「午夜」)
- 유전자 (遺傳子, yujeonja, 「基因」)
來源
- 국제퇴계학회 대구경북지부 (國際退溪學會 大邱慶北支部) (2007) 數位漢字辭典 전자사전/電子字典。 [1]
越南語
此字詞中的漢字 |
---|
子 |
漢字
子:漢越音;讀法:tý (
子:字喃;讀法:tý[1][2], tử[2][4], tí[1], tít[2], tở[3]
- tý 的漢字, 「地支的第一位」
- tí (「小」)的喃字。
-
tử 的漢字, 「孩子;兒子;小東西」
-
1873, 「Bích Câu Kỳ Ngộ」, lines 17-18
- 朝黎當會太和,固陳公子𠸛羅秀淵。
- Triều Lê đương hội thái hòa, Có Trần công tử tên là Tú Uyên.
- 在黎朝的太和會上,有個叫陳秀淵的公子(貴族)。
- 朝黎當會太和,固陳公子𠸛羅秀淵。
-
1873, 「Bích Câu Kỳ Ngộ」, lines 17-18
來源
- ↑ 1.0 1.1 1.2 Nguyễn (2014).
- ↑ 2.0 2.1 2.2 2.3 2.4 Nguyễn et al. (2009).
- ↑ 3.0 3.1 3.2 Trần (2004).
- ↑ Hồ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