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簡體字、茶簡體字寫法、造詞有哪些?

「茶」簡體字是什麼?茶的簡體字是:茶。

想知道茶簡體字寫法怎麼寫?茶簡體造詞有哪些?或是想知道茶的注音、漢語拼音以及茶的筆畫嗎?在繁簡轉換辭典通通找得到。

茶 簡體繁體對照

茶繁體字茶簡體字
字形
筆畫1010
發音/拼音ㄔㄚˊchá

茶簡體字造詞

茶繁體字造詞茶簡體字造詞
茶叶
茶水
茶凉
茶汤
茶兰
茶菊
茶香
茶壶
茶具
茶叶罐
茶餐厅
茶馆
茶道
茶花
茶晶
茶饼
茶丸
茶匙
茶树
茶街

「茶」的維基百科解釋

漢語

正體/繁體
簡體 #
異體 𣘻
𦯬

字源

形聲漢字(OC *rlaː):意符+聲符 (OC *la)

」的字形來自 (OC *rlaː, *ɦlja, *l'aː, 「一種苦菜」),在部分古籍中表示「茶」之義。

詞源

茶可能起源自今天的四川一帶,而當地土著民族彝族講彝語支語言,因此Sagart (1999)認為可能是上古漢語時期借自原始彝語 *la¹ (),源自原始漢藏語 *s-la (葉子;茶)。Schuessler (2007)則認為其最早源頭是原始南亞語 *sla (葉子)(對比原始孟-高棉語 *slaʔ)。

Qiu (1988)提出可能是 (OC *l'aː, 「一種苦菜」)的語義延伸。

讀音

  • 官話
    chá (cha2)
    ㄔㄚˊ
    ca2
    ца (ca, I)
  • 粵語
    caa4
    ca3
  • 贛語 :ca2
  • 客家語
    chhà
    ca2
  • 晉語 :ca1
  • 閩北語 :
  • 閩東語 :
  • 閩南語
    / têe / tiêe / / chhâ
    5
  • 吳語 :zo (T3)
  • 湘語 :za2

  • 北方話
      • chá
      • ㄔㄚˊ
      • chʻa2
      • char
      • chá
      • /ʈ͡ʂʰä³⁵/
      • ca2
      • ca
      • /t͡sʰa²¹/
      • ца (ca, I)
      • /t͡sʰaː²⁴/
  • 粵語
      • caa4
      • chàh
      • tsaa4
      • ca4
      • /t͡sʰäː²¹/
      • ca3
      • /t͡sʰa²²/
  • 贛語
      • ca2
      • /t͡sʰa²⁴/
  • 客家語
      • chhà
      • caˇ
      • ca2
      • : /t͡sʰa¹¹/
      • ca2
      • /t͡sʰa¹¹/
  • 晉語
      • ca1
      • /t͡sʰa¹¹/
  • 閩北語
      • /ta³³/
  • 閩東語
      • /ta⁵³/
  • 閩南語
      • dee
      • /te²⁴/
      • /te²³/
      • têe
      • têe
      • /tɛ²¹³/
      • /tɛ¹³/
      • /tɛ²³/
      • tiêe
      • tiêe
      • daa
      • /ta²³/
      • /ta²⁴/
      • /ta¹³/
      • chhâ
      • tshâ
      • zhaa
      • /t͡sʰa²⁴/
      • /t͡sʰa¹³/
      • /t͡sʰa²³/
註解
  • tê/têe - 白;
  • tâ, chhâ - 文。
    • 5
    • /te⁵⁵/
  • 吳語
      • zo (T3)
      • /z̥o²³/
  • 湘語
      • za2
      • /t͡sa̠¹³/

    • 各地讀音
    語言 地區
    edit
    標準漢語 北京
    哈爾濱
    天津
    濟南
    青島
    鄭州
    西安
    西寧
    銀川
    蘭州
    烏魯木齊
    武漢
    成都
    貴陽
    昆明
    南京
    合肥
    晉語 太原
    平遙
    呼和浩特
    吳語 上海
    蘇州
    杭州
    溫州
    徽語 歙縣
    屯溪
    湘語 長沙
    湘潭
    贛語 南昌
    客家語 梅縣
    桃源
    粵語 廣州
    南寧
    香港
    閩語 廈門 (閩南)
    福州 (閩東)
    建甌 (閩北)
    汕頭 (閩南)
    海口 (閩南)

    • 中古: /ɖˠa/
    韻圖
    1/1
    (11)
    (98)
    平 (Ø)
    II
    宅加切
    擬音
    /ɖˠa/
    /ɖᵚa/
    /ȡa/
    /ɖaɨ/
    /ȡa/
    /ȡa/
    /ȡʱa/
    chá
    caa4
    • 上古
      /*rlaː/
    鄭張系統 (2003)
    1/1
    15747
    0
    𡨀
    /*rlaː/
    俗𣘻字,荼轉註分化字

    釋義

    [1] 茶樹的葉。
    [2] 一杯綠茶。

    1. 茶樹(Camellia sinensis);亦指茶葉,即茶樹的葉子、
      /   ―  zhòng chá  ― 
    2. 以茶葉泡製的飲料。
      綠茶 / 绿茶  ―  chá  ― 
      沏茶  ―  chá  ― 
      一杯  ―  yī bēi chá  ― 
    3. 類似茶的飲品。
      涼茶 / 凉茶  ―  liángchá  ―  中草藥植物性飲料
      冬瓜茶  ―  dōngguāchá  ―  以冬瓜和糖熬煮而成的飲料
      杏仁茶  ―  xìngrénchá  ―  由杏仁製成的飲料
    4. 以湯劑形式服用的中藥
      午時茶 / 午时茶  ―  wǔshíchá  ― 
    5. 飲茶
      早茶  ―  zǎochá  ― 
      去茶樓飲餐 [粵語,繁體]
      去茶楼饮餐 [粵語,簡體]
      heoi3 caa4 lau4 jam2 caan1 caa4 [粵拼]
      去茶樓喝次茶
    6. 茶色。
    7. 指山茶樹。
    8. 指油茶樹。
    9. 小女的美稱。
    10. 訂婚的聘禮。
    11. 開始
    12. 姓氏

    近義詞

    方言用詞 —
    語言 地區
    編輯
    文言文
    書面語
    官話 北京
    臺灣
    哈爾濱
    煙台
    濟南
    洛陽
    萬榮
    西安
    銀川
    蘭州
    西寧
    烏魯木齊
    武漢
    成都
    貴陽
    柳州
    徐州 茶葉茶
    揚州 茶葉茶
    南京
    合肥
    南通 茶葉茶
    粵語 廣州
    香港
    香港 夷茶
    斗門
    珠海
    台山
    東莞
    陽江
    吉隆坡
    贛語 南昌 茶葉茶
    黎川
    萍鄉
    客家語 梅縣
    於都
    苗栗
    屏東
    新竹縣
    臺中
    新竹縣
    雲林
    香港 茶葉茶
    士乃
    徽語 績溪
    晉語 太原
    閩北語 建甌
    閩東語 福州
    福清
    馬祖
    閩南語 廈門
    泉州
    漳州
    潮州
    新山
    雷州
    海口
    南部平話 南寧
    吳語 上海 茶葉茶
    上海 茶葉茶
    蘇州 茶葉茶
    丹陽 茶葉茶
    杭州
    寧波 茶葉茶
    溫州 茶葉茶
    金華
    湘語 長沙 茶葉茶
    婁底
    雙峰
    方言用詞 — 開水
    語言 地區
    編輯
    書面語 開水
    官話 北京 開水
    臺灣 開水
    天津 開水
    濟南 開水
    西安 開水
    武漢 開水
    成都 開水
    揚州 開水
    合肥 開水
    馬來西亞 滾水燒水
    粵語 廣州 滾水
    香港 滾水
    佛山 滾水
    中山 滾水
    斗門 滾水
    珠海 滾水
    台山 滾水
    開平 滾水
    東莞 滾水
    韶關 開水
    雲浮 滾水
    陽江 滾水
    信宜 滾水
    廉江 滾水
    南寧 滾水
    贛語 南昌 開水
    客家語 梅縣 滾水
    惠東 沸水
    苗栗 滾水
    屏東 滾水
    新竹縣 滾水
    臺中 滾水
    新竹縣 滾水
    雲林 滾水
    晉語 太原 開水
    閩北語 建甌 滾湯開水
    閩東語 福州 開水滾湯
    閩南語 廈門 滾水
    泉州 滾水
    漳州 滾水
    臺北 白茶滾水
    新北 滾水
    高雄 滾水
    宜蘭 滾水
    彰化 滾水
    臺中 滾水
    臺南 滾水
    新竹 滾水
    金門 滾水
    澎湖 滾水
    檳城 滾水
    馬尼拉 滾水
    潮州 滾水
    汕頭 滾水
    海豐 滾水
    雷州 沸水
    海口 沸水
    吳語 上海 開水茶水
    蘇州 開水
    溫州 開水茶湯
    湘語 長沙 開水
    雙峰 開水

    翻譯

    組詞

    • 參見茶/衍生詞 § 茶(漢語)。

    派生語彙

    • 參見茶/衍生詞 § 茶(漢語)。

    參考資料

    • 茶, 漢語多功能字庫 (Multi-function Chinese Character Database). 香港中文大學. 2014–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A03475

    日語

    漢字

    另見:
    Category:寫作「茶」的日語詞

    (2年級漢字)

    讀法

    • 吳音じゃ (ja)ぢや (dya, 歷史假名遣)
    • 漢音 (ta)
    • 唐音 (sa, 常用)
    • 慣用音ちゃ (cha, 常用)

    組詞

    詞源

    (cha):一杯
    本詞中的漢字
    ちゃ
    慣用

    源自中古漢語 (中古 ɖˠa)的方言。對比現代官話讀法 chá客家語 chhà粵語 caa4

    發音

    • 慣用讀法
      • (東京方言) ちゃ [chà] (平板型 – [0])[1]
      • IPA(幫助)[t͡ɕa̠]

    名詞

    (ちゃ) • (cha

    1. 茶樹;茶葉
    2. 類似茶的飲品
    3. 茶色,褐色

    使用注意

    現代日語中極少單獨使用。如「飲品」義要麼加上敬語前綴 (o-),要麼用於組詞,如茎茶 (kukicha, 取茶樹葉子的莖梗部分製作的茶)緑茶 (ryokucha, 綠茶)

    • (ちゃ)はいかがですか。
      Ocha wa ikaga desuka.
      來點嗎?

    「茶色」義一般加上顏色後綴 (-iro),和漢語類似作茶色 (chairo)

    近義詞

    • 茗(めい) (mei) (罕用)

    派生語彙

    • 阿伊努語: チャ (ca)
    • 尼夫赫語: ча (ț』a)

    參見

    • 湯(ゆ) (yu):熱水;(引申)

    參考資料

    1. 2006大辞林 (大辭林),第三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905-9

    朝鮮語

    詞源1

    源自早期官話 (EM *tʂʰaᴸᴸ)。對比現代官話讀法 chá客家語 chhà粵語 caa4

    發音

    • (韓國標準語/首爾) IPA(?): [t͡ɕʰa̠]
    • 諺文(按發音拼寫):[]

    漢字

    韓語維基文庫包含此漢字的原文:

    (音訓 차 차 (cha cha)

    1. (cha)的漢字?

    使用注意

    單獨使用時會採用本讀法。

    組詞

    詞源2

    源自中古漢語 (中古 ɖˠa).。

    歷史讀音
    東國正韻讀法
    1448年,東國正韻 (耶魯拼音:ttà
    中古朝鮮語
    原文 音訓
    註解 () 讀法
    1527年,訓蒙字會[1] (耶魯拼音:chà (耶魯拼音:


    發音

    • (韓國標準語/首爾) IPA(?): [ta̠]
    • 諺文(按發音拼寫):[]

    漢字

    (音訓 차 다 (cha da)

    1. (da)的漢字?:茶。
    2. (da)的漢字?:茶色,褐色。

    組詞

    參考資料

    • 국제퇴계학회 대구경북지부 (國際退溪學會 大邱慶北支部) (2007) 數位漢字辭典 전자사전/電子字典。 [2]

    越南語

    漢字

    漢越音;讀法:trà[1][2][3][4][5][6]
    字喃;讀法:trà[1][2][3], chè[1][2][3], chà[1], [1], già[1][2], chòe/choè[1][2]

    1. trà 的漢字
    2. chè的喃字。

    參考資料

    1. 1.0 1.1 1.2 1.3 1.4 1.5 1.6 Nguyễn (2014).
    2. 2.0 2.1 2.2 2.3 2.4 Nguyễn et al. (2009).
    3. 3.0 3.1 3.2 Trần (2004).
    4. Trần (1999).
    5. Nguyễn (1974).
    6. Thiều Chửu (1942).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參考資料